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情怀

科学种田显身手 带领乡亲同致富

——记全国劳动模范 启东市冬娟家庭农场主于冬娟

来源: 启东市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1-16 字体:[ ]

全国劳动模范、启东市冬娟家庭农场农场主于冬娟,1996年和丈夫从上海崇明返回家乡创业。夫妻俩承包了海门临江村占地100余亩的小农场。第一年种粮食亏了1万元,第二年种西瓜卖不出去……正当夫妻俩开始动摇的时候,启东市北新镇普东村干部主动找上门来,告诉她村里不少农户外出打工,没人种田,希望夫妻俩回到村里来承包这些抛荒地。

2013年,启东市出台《关于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意见》。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于冬娟积极申报,于2014年顺利拿到农场主的“身份证”,成为启东市第一个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启东市冬娟家庭农场农场主。

种粮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传统的种植方法根本不行,如何让一亩地产出最大效益?于冬娟四处求教,得出一个结论:科学种植,才能降低生产成本,使效益稳步提高。于是,她购买了有关农业科技书籍,订阅《科学种养》《致富快报》等10多种农业科技刊物,一有空就捧起书本学习。2016年,她报名参加南通科技学院成人大专作物栽培专业班,两年半时间,每个星期两天,她都雷打不动前往学校听课,专业的培训让于冬娟受益匪浅。她还积极参加市、镇举办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自学了计算机,利用网络浏览各类农业信息。

市农业关工委根据冬娟家庭农场稻麦生产及市场消费者需求,先后为其引进高产、优质、抗病、抗倒稻麦新品种6个。这些新品种生长稳健,植株健壮抗倒,适应全程机械化操作,品质优,产量高,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同时,启动市关工委会同市农业部门,结合冬娟农场的生产实际,重点推广稻麦优质增效的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栽培技术等,并在冬娟家庭农场建立稻麦二熟制优质高产示范田。

有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工委农业科技“五老”的悉心指导,于冬娟种粮的底气更足了。截至目前,她先后投资150多万元购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全程机械化”让她轻松上阵。与此同时,她还朝着农业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主动与科研院所、种子公司联系,大面积种植南粳5055等生态有机米。

2023年10月17日,启东市农业关工委在冬娟家庭农场举办水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南梗8911现场观摩及配套栽培技术培训交流会。与会者参观南梗8911高产示范田,一致认为粳稻南粳8911成穗率高,穗型硕大,灌浆饱满,结实率高,抗倒抗病强,产量潜力大。前不久,冬娟家庭农场生产的优质米被第四届“华西村”杯江苏好大米品鉴推介会评为特等奖。如今于冬娟的优质大米畅销上海、南通等地市场。余冬娟的创业梦还在继续,她决定在大米深加工上做文章,生产年糕等产品。

作为全国劳模,于冬娟在创业路上不断前行的同时,还不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发起组织了启东市农产品合作联盟,抱团推出一批启东优质农产品。面对未来,于冬娟信心十足,“作为一个新型职业农民,我要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良种良法,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