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全面胜利。这场胜利,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的不屈意志,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民族为了独立、自由与和平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此时此刻,作为经历沧桑岁月的关工人,在纪念之际更是感慨良多,我心中总是怀揣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使命。
在重温抗战历史中回望烽火岁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不要轻易抹去痛苦历史的痕迹。回首那段烽火岁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入侵中国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漫长的抗战过程中,在祖国这片热土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军民展现出无比英勇的精神气概和顽强意志:“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杨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孤身奋战到最后一刻……无数中华儿女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在我们的家乡海门三厂也不例外,1938年9月,日军分三路侵犯海门占领三厂、青龙港等集镇,并派驻大批部队驻防,还在大生三厂设立指挥部。日军在大街小巷横行霸道,大肆烧杀抢掠,实行“三光政策”。大生三厂海门批发所、淮海实业银行海门办事处等建筑被炸毁,乡村许多民房被烧毁,很多干部群众死于日军枪口之下……在这期间,手无寸铁的三厂老百姓面对日寇暴行,在地下党的领导下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穷的智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反抗:乡亲们成立互助团体,在日寇频繁“清乡”“扫荡”时,组织自救与互助,共同守护粮食、牲畜等生活资源;普通百姓利用自己熟悉的地形和社会关系的优势,开展情报传递与地下斗争,成为抗战力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虽然缺乏武器,但老百姓仍想尽办法对日寇的军事设施和后勤补给进行破坏;一部分抗日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向日本鬼子投石抛砖进行反抗等抗争行动,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战精神,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在纵观国际形势中渴望和平进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创未来。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的平民百姓死于战火,无数的城市和乡村被破坏。但同时,它也唤醒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激发了民族凝聚力,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捍卫和平。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局部冲突与动荡时有发生,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等紧张局势持续蔓延。但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流,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我们要教育下一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地区发展、促进和平贡献智慧和力量;我们更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区域交流与合作,用自己的故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现和平发展的理念与担当。
在应对百年变局中展望未来可期。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是为了进一步燃起民族振兴的火焰。当前,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改变着世界格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诸多新变化,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的平衡,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新的更公平合理的国际多边关系在迅速发展。这些表现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画卷。在这样的重要历史关头,我们更要继承和弘扬抗战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两个核心”,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开展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中,要讲好中国故事、抗日故事、奋斗故事,引导青少年爱党爱国,赓续红色血脉,汲取信仰力量,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携手共进,在新的征程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