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情怀

他是关工征途上的一棵“常青树”

——记海安市关工委名誉主任陈广顺

来源: 王寿强 发布时间:2024-04-18 字体:[ ]

陈广顺,曾任海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05年10月后,参加海安县关工委工作,2023年7月任海安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他曾被国家及省关工委、文明办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23年被省关工委表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最美‘五老’”。

陈广顺既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又是一个不平凡、有故事的耄耋长者。一头银发,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步态稳健,在全市关工系统内,大家称他是一颗青春不老的“常青树”。他为海安关心下一代所做的工作,所有的付出和贡献都历历在目,有口皆碑。追寻陈广顺在海安关工征途上走过的一串串脚印,主要彰显了三种精神:

老黄牛精神:勤耕不辍,笃行不怠

陈广顺从市人大领导岗位退下来之后,就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他有担当,勤于思考,运筹谋划,既当好“领头羊”,又当好“普通一兵”。关工委形成的每一份文字材料,他都反复斟酌推敲;每一项活动,他都认真考量权衡,确保活动质效。他认真负责的精神几乎到了非常严苛的地步。一次因完善一份交流材料,有了想法,竟在半夜之后直接赶到办公室修改,这一事在他身上发生不是一次两次,而是一种常态,让人既不可思议,又为他这种敬业、忘我精神所动容,所感佩。他注重了解基层实情,尊重基层同志的意见,全市235个村(社区)多数有他的足迹。为适应工作需要,从2013年开始,还刻苦自学电脑,掌握运用新媒体等网络技能,紧跟时代步伐。他在关工委工作岗位上已经送走了18个春秋,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拓荒牛精神:开拓创新,激流勇进

在陈广顺看来,关工委工作和其它工作相比,既有各自的特性,又有普遍存在的共性。创新是一切工作的原动力,关心下一代工作同样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开创新局面,跃上新台阶。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工作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推进工作,实现了海安关工委工作在全国受表彰,在全省有影响,在南通走前列的工作目标。他始终坚持党建带关建,会同市委组织部于2017年出台《海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关工委向同级党委汇报工作、党委转发年度工作意见、关工委班子出缺及时选配到位、分管领导参加关工委重要活动、关工经费年初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关工委先进集体和个人列入党委三大建设表彰等制度,有效地推进了全市关工委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等创建活动中,他充分发挥“一老一小”的积极作用,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他坚持“群团共建、融合发展”工作思路,在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中,海安创造了的“1335” 工作模式,于2013年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小敏说:“海安‘1335’ 工作模式实实在在,可学可用”。海安关工委工作创新,方方面面都有不俗的表现,其间都凝聚着陈广顺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孺子牛精神:拳拳爱心,乐于奉献

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一个基本的也是必备的素质,就是要有爱心,要有情怀。陈广顺就是这样一位有爱心、有情怀的“五老”志愿者。他见不得留守儿童缺失家的温馨,见不得孤残儿童的生活维艰,见不得叛逆儿童的失管失范。他把关爱青少年弱势群体当作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时刻拥怀于心,以浓浓的爱心、炽热的情怀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海安开发区有一个女孩小张,既是一个弃儿,又是一个孤儿。当他得知情况后,会同开发区关工委到所在村和学校调研座谈,协调各个方面给予关爱关注,为小张健康成长创造必要条件,直到2023年小张被大学录取,他继续关注协调,帮助筹集入学费用。现在,小张已经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新生,她的未来一片光明。为把关爱工作做细做实,他确定把每年3月作为全市关工系统结对关爱帮扶帮教调查落实月,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摸排,确定需要帮扶帮教的对象,实施“精准关爱”。关爱是无私的,关爱又是不分地域的。梦想来东南沿海“淘金”的3名贵州未成年人,因身无分文,一时糊涂,沦为盗窃犯。为了挽救失足未成年人,陈广顺及时联系城区的关工委,将他们安置到企业打工,组织“五老”关爱矫正,让他们尽快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经过半年的帮教,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为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拨正人生航向创造了条件。陈广顺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是一项行善积德的神圣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每一次援手,每一次付出,每一次奉献,都是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贡献力量,都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发光发热。他是这样思考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始终坚定不移行进在关心下一代伟大事业的征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