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情怀

丹心育桃李 银发映朝霞

——记海门区三厂街道爱心公益班辅导老师郁朝霞

来源: 蔡金花 发布时间:2025-09-15 字体:[ ]

七月流火,暑气正浓。海门区三厂街道关工委在校外教育辅导站开设的暑期爱心公益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教师,她就是退休不久郁朝霞老师。当其他退休教师选择含饴弄孙、游山玩水时,郁老师却带着满腔热忱走进辅导站,成为“七彩的夏日”暑期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这不是简单地发挥余热,而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添上一抹亮色。

退而不休,从三尺讲台到暑期课堂‌。郁朝霞的教学生涯堪称典范,几十年来,她先后在海门多所学校任教,从普通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当退休的日子来临时,许多同事以为她会像大多数人一样开始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然而,郁老师心里早已有了新的规划,“教育不应该有‘退休’一说。”她在学校举办的荣退欢送会上这样说,“只要孩子们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在教育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当得知三厂街道关工委组织开展“七彩的夏日”公益活动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孩子们暑假需要有人引导,我们这些老教师不仅有经验,更有一份责任。”她的话朴实却掷地有声。
‌薪火相传,红色基因的播种者。‌郁朝霞十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在“红色记忆”主题周里,她精心搜集三厂本地革命史料,用方言讲述抗日英雄故事。她组织孩子们排演情景剧《烽火少年》,稚嫩的表演中传递着家国情怀。一名留守儿童在日记里写道:“郁老师告诉我,我的爷爷也曾是民兵队员,我突然觉得课本里的红色故事离我很近。”这种“接地气”的教育方式,正是郁老师多年经验的凝练。她常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种。”为此,她自费购买彩纸、颜料等材料,熬夜设计活动方案,利用身边一切资源,积极投身教育工作。三厂街道关工委秘书长张卫冲感慨道:“郁老师把‘七彩的夏日’当成了自己的‘新讲台’” 。

‌润物无声,托起朝阳的“银发力量”。‌郁朝霞的付出悄然改变着社区教育生态。她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辅导功课,帮他们融入集体。发现学生小航成绩跟不上、性格有些孤僻后,她连续一学期坚持课后陪伴,帮他辅导功课,并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家长感动地说:“孩子现在每天盼着来活动中心,说郁老师比亲奶奶还亲。”郁老师的行动也感染了更多退休教师加入,社区成立了业余课业辅导班,长年为需要帮助的孩子提供学业辅导。正如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龚新萍所言:“老师们用银发丹心证明,退休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另一种征途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