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情怀

践行初心来 奔着初心去

从红色故事中感悟“新中国从哪里来”

来源: 崇川区幸福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凌建华 发布时间:2024-12-12 字体:[ ]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由南通市关工委开设的直播讲堂“五老”讲红色故事,契合时代要求,符合关工特点。张发海、冯吉仁两位“五老”讲述红色故事饱含深情,精彩生动,给我以很深的教育和思考。

若把红色故事阐释的意义和价值归集到一点,那就是初心。初心,照耀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征程,无论风雨如晦,不管急流险滩,中国共产党人总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初心的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奋斗力量。所以,新中国就是向着初心而来,也必然奔着初心而去。

自从事关工工作以来,我深切感到,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初心,就是要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对幸福街道而言,思想道德教育要更多地与红色教育结合起来,使之具体化、鲜活化、情感化,让更多的人讲红色故事、听红色故事、传红色故事。

幸福街道红色资源丰厚,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就有60人,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社区就有(宋)祖望社区、(王)文俊社区、还有(单)鹤涛小学、鹤涛路等。今年91岁的“五老”张圣嗣退休前是原幸福乡政府负责成人教育的老师,曾参与编写《港闸英烈传》,搜集、整理出幸福辖区46位革命英烈事迹,留住了珍贵的红色教育“活本”。他还常年在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为青少年宣讲红色故事,由于故事本地化、口音乡土化、情感真挚化,他的宣讲感染了一代代幸福人,红色的养分也滋养了一代代幸福人,成为人们的永恒记忆、经久回响。

幸福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志标退休前是一名教师,退休后他不仅在学校宣讲红色故事,而且常年在社区讲,他讲的“幸福的王小二”生动传神,感人至深,流传很广。青少年学生身临其境地听到如此可亲可感的乡土英雄故事,无不增添了对英雄的崇敬、对党的热爱、对乡土的深情。

今年5月,幸福街道关工委开展“幸福人讲幸福故事”主题活动,整理出10位先烈的事迹,由鹤涛小学10位学生宣讲,师生代表、街道“五老”代表聆听了英雄的故事,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我们还邀请部分烈士后人参加,为主题活动增加了一层触及感、亲近感和归属感,也把今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向了新的高度。8月份,鹤涛小学根据单鹤涛烈士事迹创作的情景剧《鹤鸣江海涛留声》在全市关工委主题教育老少同台展演中荣获特等奖,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讲好红色故事的信心。

秉持初心再出发。我们将发挥校外教育辅导站灵活就便的优势,组织“五老”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红色故事宣讲,年年讲、月月讲,讲出情感,讲出特色,以幸福这方土地上的革命英烈事迹教育感化后来人,使红色种子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