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交流

发挥所长 倾情“三扶”

来源: 如东县大豫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徐爱平 发布时间:2024-12-18 字体:[ ]

我今年66岁,退休已整整10年。我发挥所长,积极参与“三扶两创”工作,帮助鑫磊公司发展海蜇、文蛤、小白虾、河蟹等水产养殖和青蟹、虾立体混养模式,公司辖区内年产值达5个亿,养殖户人均年收入达50万元。

一、扶志创大业

我镇渔民出身的周士辉身强力壮,18岁跨入军营,退役回乡后,继承父业,搞滩涂养殖。起初小打小搞,并且随着潮涨潮落、滩涂的抬高,过去在滩涂上生长营养价值特高的雪蚶、银蚶等贝类几乎找不到,深受人们喜欢的竹蛏、黄泥螺等也很少见,原先的金色滩涂变成了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场所。

看到这一现状,我主动找他,和他做朋友,商讨利用原有承包滩涂靠近大堤的优势,与当时的海洋渔业局等部门沟通,计划进行围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跑部跑省,终于获得了国家开发滩涂使用权,建立了如东鑫磊滩涂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分4期,筑堤15公里,养殖面积1.8万亩,建设养殖池塘1.2万亩,其中国家级河蟹池塘500多亩,省级科研实验基地1000多亩,水库型生态养殖基地2500多亩。公司的创建成功,关工委和农业农村局发挥的作用就是扶持了一个有远大理想、勇于创业的新农人。周士辉被评为“2019年中国海洋人物”。

二、扶技搭平台

水产养殖是个技术活,没有一定的技术是不可能有可观的收入的。在养殖行业中,养殖户之间不愿将先进的技术、工艺相互传递,因此,刚开始养殖的部分养殖户没有技术支撑,损失很大。为了更好地开展“三扶两创”工作,我们发动“五老”,通过老关系、老亲戚、老朋友,帮助新养殖户寻找养殖专业技术人员。一位蒋姓的育蟹户,承包了100多亩水面,第一期育苗就血本无归,第二期育苗通过借钱来维持,关键时期,又出现种蟹不产籽的情况。我们从周士辉处得到这一消息后,在“五老”队伍中发现一位姓薛的老同志与一位育蟹经验非常丰富的陈姓师傅是好朋友,于是请薛老出山,找这位姓陈的老师傅到蒋老板的池里去找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手到病除,那位姓蒋的老板最后取得了成功。

三、扶能做示范

如东拥有106公里的海岸线,104万亩滩涂,是全国拥有滩涂面积最多的县,占江苏省滩涂面积的四分之一,这里海产品丰富多样。周士辉采纳我们的建议,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江苏滩涂馆”。他从北京、上海请来中科院院士、大学教授、海洋滩涂科研所专家,高起点设计滩涂馆。我们关工委、农业农村局的同仁和周士辉他们一起挨家挨户收集展物,让传统的海洋捕捞和贝类样品发挥新的作用,供来自周边地区及远至青海、甘肃等地参观人员观看。“江苏滩涂馆”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滩涂文化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