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交流

多管齐下打基础 汇聚动能提质效

海门区三厂街道关工委高质量推进“五有五好”建设

来源: 龚新萍 张卫冲 发布时间:2025-09-09 字体:[ ]

近年来,海门区三厂街道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工委关于“扎实开展‘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意见精神,以做优关工品牌和建强关工队伍为抓手,多管齐下打基础,汇聚动能提质效,全面推进“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

一、从描绘新蓝图入手,夯实关工阵地

围绕基层关工委“五有五好”建设工作重点,打造青少年喜爱的“红、绿、金”三色一体关工阵地,拓展青少年成长多元空间。一是夯实红色基因传承阵地。充分利用党建主题公园、革命烈士陵园、东城红色印记等本土红色资源富矿,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与此同时,持续加大投入,精心修缮中兴村青少年励志长廊、沿江带青少年文化园、镇西村红石榴家园、新东街社区阳光心灵驿站等阵地,让他们以焕然一新且独具特色的风貌呈现,成为青少年汲取奋进力量的精神家园。二是深耕绿色生态实践阵地。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脉搏,持续优化金盛生态园、世外桃源、旺浩农场、海门山羊博物馆等绿色实践基地,联动各村居劳动基地,组织青少年踊跃投身环境保护、劳动实践与户外拓展活动,在亲近自然、挥洒汗水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三是拓展金色科技探索阵地。将街道辖区内融汇通用锂业、中兴装备能源、维柏思特衬布等科技领航企业纳入青少年教育阵地版图,定期举办技艺传承、智力开发、科普宣讲等活动,助力青少年提升科技素养、激发创新潜能、拓宽想象天地。

二、从注入新内涵入手,做优关工品牌

对标基层关工委“五有五好”建设标准,全力补短板、育典型,深挖“一村一品”内涵,精心塑造“情洒关工,德润少年”关工品牌。一是持续完善既有品牌。立足各村居实际,因地制宜探寻特色工作路径,已成功孵化出“红色故事宣讲”“绿色环保行动”“银色关爱帮扶”等一系列关工品牌,其中中心村的“青少年励志长廊”更是荣膺区级品牌。对于其他校外辅导站的品牌,将以长效性、适用性、生命力为衡量标尺,持续打磨完善,使其绽放更耀眼光芒。二是扩大品牌辐射影响。为凝聚校家社三方合力,携手营造优良生态,我们大胆创新,尝试自制音视频作品,精心制作了《七彩夏日》《缤纷冬日》活动精彩花絮视频,还特邀专业人士谱写《七彩少年》主题曲,并通过线上线下广泛传播,吸引更多青少年与社会力量踊跃投身关工事业。三是提炼推广工作方法。历经多年创新实践与探索沉淀,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即贴近时代发展、贴近工作实际、贴近青少年生活的“三贴近”工作法。有关经验做法被《南通关工》《银潮杂志》刊载。未来,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一工作法深入推进关工实践,创造更优成效。

三、从增添新动能入手,建强关工队伍

紧抓提升关工队伍整体素质这一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力锻造一支甘于奉献、勇争先列的关工队伍。一是广纳贤才充实力量。积极吸纳更多“五老”人员加入关工大家庭,持续提升队伍的专业性与服务能级。去年精心选拔了两名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退休教师和一名经验丰富的企业退休干部加入街道关工委,他们迅速进入角色,赢得组织认可与社会赞誉。二是充电赋能提升素养。常态化组织“五老”人员与干事培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案例研讨、实地观摩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提升关工队伍的政治、业务素养与服务水平。如今,各校外教育辅导站已具备独立策划、自主实施、创新开展各类活动的能力,撰写的通讯报道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实现新的飞跃。三是健全机制激发活力。建立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五老”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表现突出的关工队伍成员给予表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扬长补短,砥砺奋进,善始善终抓好“五有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圆满完成“三年巩固深化年”活动任务,谱写三厂街道关工事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