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交流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奏响时代永恒旋律

来源: 启东市寅阳镇关工委 黄炳樊 发布时间:2025-02-13 字体:[ ]

是什么精神使我国五千多年优秀文化传统生生不息传承下来,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和魂,在历史的长河中,爱国主义是一条主线,一直熠熠生辉,永放光芒。

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怎样把爱国主义精神永续传承下去,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关键在于提高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觉悟和精神素养。青少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年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留学生代表时就指出:“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理想信念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各类专业学校,普遍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思政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怎样讲好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扣好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记得在十几年前,我在做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时候,从一些材料中看到,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思政课,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情况大有好转。根据寅阳派出所提供的资料显示,8万多人的寅阳镇,2019年到2021年,这3年中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15人;自2022年至今,近3年多来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7人,下降了54%,占寅阳镇犯罪人数的比例也大幅度下降,而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就是开展思政课教育,特别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所取得的明显成效。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

我们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爱国主义教育不留空白,全面覆盖,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五老”要齐心协力、老有所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奏响时代永恒旋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