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启东市关工委组织力量通过召开调研座谈会、下发调研统计表等方式,对全市16个区镇(街道)、315个村(社区)关工委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当前镇村关工委班子队伍建设现状
启东市各级关工委组织成立后,从市委开始,各级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精心选派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经验丰富、有威望、热心关工委工作的老干部、老同志担任区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领导,并及时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补充。南通市委办《进一步加强全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五老”队伍建设的意见》下发以来,全市各区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陆续调整充实了领导班子成员,各级关工委核心层基本稳定,力量不断加强。16个镇区(街道)关工委主任由党委(党工委)副书记担任,有专兼职班子成员83人,71岁以上的23人,常务副主任和副主任(享受补贴)共有30名。区镇关工委还普遍配备多名副主任,有在职同志,也有老同志,大部分区镇还配备了年轻的兼职秘书。全市315个村(社区)关工委主任都由村(社区)党组织分管负责人兼任,常务副主任大部分由老同志担任,平均年龄为69.5岁。
二、当前镇村关工委班子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启东市各区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班子队伍建设在不断调整充实中得到加强,令人欣喜。但据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1.年龄结构不够合理,“青黄不接”出现断层。一是虽然启东市各级关工委组织已在2011年底形成全覆盖,同时,建立了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关工委主任、常务副主任等信息数据库。但是,由于部分镇村领导对关工委工作宣传不到位,对“五老”队伍的作用认识不足,工作给予的支持不够充分,导致刚退下来的同级干部有了更多选择,不愿意加入“五老”队伍。二是关工委在岗的老同志很有热情不愿意放手。三是有的老同志因为年龄偏大、身体状况不佳,子女不让他们继续干,造成补充不力、后继乏人。
2.文化结构不够完美,知识老化创新困难。主要原因是目前在岗的镇(街道)、村(社区)关工委班子成员多数已有六七十岁,退职教师仅有31人,其余都为退职镇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很低,多数为中专及以下学历。知识老化,能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在网上关工平台正常学习、交流工作的不足60%,工作中创新意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3.经费保障不够平衡,工作开展难于到位。大多数区镇(街道)、村(社区)活动经费没有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工作补贴偏低。关工委与其他老年组织没有区别对待,关工委人员补贴经费等核定偏低,从2015年起,又取消了驻会老同志的年终奖,影响了“五老”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镇村关工委班子队伍建设对策和措施
针对当前镇村关工委工作现状,我们以为要在以下方面花力气、下功夫改变这种现状。
1.调整充实,稳定班子队伍。要利用换届有利时机,主动把那些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具有开拓意识的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党政领导,选配为区镇关工组织的“常务副主任”。这些同志相对年轻,精力足、威望高、有经验、能力强,他们的加入会使区镇关工委班子的组织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2.建好队伍,增强战斗力。对“五老”队伍尤其是“五老”志愿服务队吸收对象要坚持条件、严格筛选:一是退休同志年龄不超过70岁,身体健康,在本地居住生活,本人自愿参加。二是退休返聘老同志要倾向教育工作者、医护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三是要欢迎更多接近退休的人员参加,从而进一步加强镇村关工委队伍建设,增强班子战斗力。
3.保障有力,增强精气神。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镇村关工委工作和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开展。各镇区(街道)党委(党工委)都要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为关工委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保障。村(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工作补贴虽没有明确标准,可从校外教育辅导站活动费中给予全年500元补贴。另外,根据村(社区)财力可采取劳务报酬的办法给予一定的补助,年终予以表彰慰问。
4.弘扬“五老”精神,不断发展壮大队伍。当前,镇村关工委班子队伍呈现老龄化和断层化,可采取组织动员、“五老”推荐、上门邀请等办法,将镇村关工委“五老”成员拓展到老党员、老村干部、老艺人,并通过表彰慰问优秀“五老”、为“五老”骨干纳入志愿者服务平台享受礼遇、赠阅《启东日报》《周报》《情况交流》书报资料等手段,多渠道发动“五老”就地就近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各级党政组织和关工委一定要爱护“五老”积极性,一是充分肯定他们做出的成绩,政治上多鼓励、多尊重。二是充分兼顾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生活上多关心、多照顾。三是要提醒老同志劳逸结合,工作上多体贴、多支持,让他们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