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现有“五老”骨干1700多人,他们分布在学校、街道(开发区)、社区(村)、企业各个层面。一直以来,广大“五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在关心上做文章,在关爱上下功夫,通过三个“贵在坚持”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让“五老”精神在时代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一是弘扬“五老”精神,贵在坚持知行结合。古人云:论先后,知为先。“五老”精神只有认识、认知、认同,入耳、入脑、入心,才能得到践行和弘扬。钟秀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全省最美“五老”冯吉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长年累月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文亮小学50多个班级,用30分钟“微课堂”,宣讲爱国主义教育法,教育学生学史立志、崇德向善,传红色基因,做时代新人,吸引一万多名学生参加,产生较大社会反响。
二是弘扬“五老”精神,贵在坚持老有所为。弘扬“五老”精神不在于口号喊得多响,而是贵在践行,老有所为。学田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蔡松英带领“知心奶奶”团队,20多年来为青少年干实事、办好事。正如蔡松英说,他们所做工作都是党委提倡、群众欢迎、学校支持、家长期盼的好事,是“校家社精心育人”的实事,因而得民心、顺民意,真正做到让孩子“学习安心,生活舒心,家长放心”。“知心奶奶”群体被全国妇联评为最美群体。
三是弘扬“五老”精神,贵在坚持持之以恒。要使“五老”精神成为推动工作的巨大力量,就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要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校家社”活动开展以来,崇川区关工委先后组织邵汉清、陆锦祥、王卫平、施乃平等20多名资深“五老”进学校、进街道,为青少年、学生家长作红色教育辅导报告,激发莘莘学子“内动力”,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护墙”,真正使各级关工委“五老”成为青少年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