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关工委召开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汇报会,交流总结去年10月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联合召开全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推进会以来的工作,部署今后一个阶段的任务。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任务,进一步增强使命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过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也是中办、国办《意见》确定的关工委六大任务之一。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工程、基础工程、民心工程,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识到:“保护”和“预防”,是关工委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原则底线。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关键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情感心智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来不良影响,一旦受到伤害或误入歧途,对现今的学习、今后的工作乃至人生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或将影响到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方面的工作,在完善立德树人机制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我们关工委必须坚守的原则底线。“保护”和“预防”,是法律赋予关工委的法定职责。国家2020年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2年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都将关工委配合有关部门、提供社会支持列为法律条文,这不仅提升了关工委的法律地位,也赋予关工委的法律责任。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要更好地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坚决扛起政治使命、法律职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保护”和“预防”,是建设平安南通法治南通的现实需要。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要转变“配角”意识、克服畏难情绪,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关爱服务青少年的重要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努力抓出更大的成效。
二、完善思路举措,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性。要使关工委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走深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思路举措、健全运作体系。首先,坚持教育为先,持续提升法治素质。要坚持校外教育辅导站、崇德少年法学苑、关工委家长学堂等主阵地,充分发挥“五老”法治教育报告团作用,将课堂教育、线上宣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着力于法治知识、法治意识和用法能力的教育培养,让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其次,强化关爱为本,持续实化权益保护。要构筑生命安全防线,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疏导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孩子们增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自觉意识,养成保护生命、提升生命的良好习惯;要协助有关部门、学校和社区(村),加强“平安校园”“平安社区(村)”建设,严防校内校外学生欺凌及其他侵害身心安全事件发生。要配合家庭教育,引导广大家长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合理定位孩子发展目标,避免来自家庭内部的伤害。各级关工委要拓宽筹资渠道,加强与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关工委联系,动员更多的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保障困境家庭的孩子接受教育、正常生活的权益。再次,突出干预为要,持续深化“保护”和“预防”工作。加强摸排调查,及时掌握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涉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现实情况,做到早预警、早处理。针对“五失”“三困”特殊青少年对象,要分门别类落实帮教、帮扶、帮困措施,特别是对罪错青少年,坚持从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开展教育矫治,使他们思想认识有提高、灵魂深处有触动、行为习惯有改善。各级关工委还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制订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契机,协助学校、家庭教育引导孩子们抵御网络有害信息诱惑,改变沉迷网络不良习惯,让“网生一代”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资源。
三、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整体行动力。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关工委作为参与这项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准确定位、尽力而为、积极主动、有所作为,努力“打好普法教育‘预防针’,描画关爱保护‘同心圆’,系好健康成长‘安全带’”。要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工作保障。各级关工委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和“保护”“预防”工作,由主要领导亲自抓,置于优先位置,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加强交流督促,确保各项任务落地有效。要强化协同育人,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总体部署和教育部、中国关工委等部门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关工委助力学校教育、配合家庭教育、开展社会教育的协同路径。同时主动协调政法、教育、妇联等部门建立校家社“三结合”法治教育和“保护”“预防”工作行动体系,促进形成未成年人学有良教、家有良方、社有良策的融合发展模式。要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工作力量。在充分发挥关工委现有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法治教育和“保护”“预防”工作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动员新近退休的政法、教师(校长)“退岗入关”,将更多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的“五老”充实进关工队伍。同时聘请文化层次较高、宣讲能力较强、善做群众工作、熟悉网络技术的年轻社工、志愿者、学校教师等参与基层社区(村)关工工作,新老结合,上下联动,为关工委工作包括法治教育和“保护”“预防”工作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今天的会议结束以后,各地关工委要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一次“回头看”,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认真组织实施,争取新的成效,努力为全市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更好地履行关工委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护佑广大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更多地贡献关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