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关工委对直属单位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进行年度工作考评,是一项制度性的安排,目的在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推动工作。今天,市关工委召开市校外教育指导中心2024年度工作汇报考评会,我讲两点意见。
一、去年工作取得了新进步
去年,指导中心较好完成了各项任务,一些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是准确把握定位,积极配合关工委中心工作。过去一年,指导中心能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加市关工委“第一议题”学习活动,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思想新论述武装头脑。在市关工委指导支持下,突出习近平新思想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坚持服务青少年政治方向,承办全市中小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竞赛、关工委系统“老少共抒爱国情,同心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老少同台文艺展演,取得预期效果。组织第四次全市校外教育辅导站优秀教案征集评选活动,为配合主题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发挥阵地作用,正常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活动。寒暑假期间举办硬笔书法、趣味英语、作文启蒙、非遗古琴、乒乓球5类公益培训班,12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培训学习。会同多家单位,举办南通市无线电运动省赛集训营、无线电测向趣味赛、无线电国防科技节系列活动,4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活动,成为参加人数较多的新开项目。指导中心经常开放科普活动室,组织科普参观宣传,让青少年儿童享受科技的神奇和力量。这些公益教育培训活动,已经成为指导中心的固化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三是开拓创新,着力提升网上宣传教育效果。去年,指导中心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五老”志愿者,走进“南通关工直播讲堂”,面向学生及其家长,开设政治思想、道德法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作文指导等10期直播讲座。各地关工委、辅导站及时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累计观看直播讲座人次近15万,点赞量153多万。同时配合直播讲堂开展征文活动,评选择优发表,扩大宣教效果。为适应网络直播和各类公益培训需要,创设8大类近百人的人才资源库,随时调度使用。在安排直播课程、提供服务保障、后期更新管理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具体工作。市关工委组织、指导中心实施的网上直播活动,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需要,丰富了校外教育的内容形式,提高了中小学生和家长参与的覆盖面,在全省关工委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关工委顾秀莲主任在我市报送的调研汇报材料上作出批示,其中点赞了“校外教育指导中心发挥大作用”,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
二、今年工作要实现新提高
市指导中心成立进入第10个年头,县(市、区)指导中心运作也有5年以上。在前一时期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指导中心应该进入“强内涵、提质量、上水平”新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更好地履行指导职责。
一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业务素质。要继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意识、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要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准确理解把握省、市关工委工作总体部署,树立全局意识,强化整体思维,把指导中心工作放到关心下一代事业全局中去思考、谋划和实施。要认识到,无论是市级还是县级指导中心,在扩大与校家社联系协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教育活动,发挥对城乡基层辅导站指导作用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发展探讨空间。这就需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研究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将政治业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校外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二要守正创新,进一步扩大校外教育指导成效。目前,指导中心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常规性工作思路。这些“常规动作”,要继续坚持、精心组织、提高质量、扩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扩大关工委校外教育成效。今年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办好“关工委直播讲堂”,组织专家学者、优秀教师、“五老”志愿者精心选题、认真备课,同时借鉴优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学业知识等教育培训。需要强调的是,今年要注重加大联系指导力度,普遍发动基层关工委、辅导站组织更多学生收听收看网络直播,进一步扩大教育受众覆盖面。二是抓住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时机,根据关工委配合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定位,进一步与学校联系合作,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为关工委参与“教联体”协同育人工作先行探索、积累经验。
三要完善机制,进一步发挥指导中心职能作用。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关工委工作一个主阵地,而指导中心在关工委校外教育工作体系中,承担着指导示范、组织协调重要职能,要以完善机制为重点,进一步发挥好指导中心职能作用:一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要以建设优质人才资源库为目标,将更多热心关工工作的专业人士、能者贤人、优秀教师、“五老”志愿者组织起来,适应各类实训活动、网络教育的需要。要运用好指导中心现有教育硬件软件资源,加强与学校、社区联系,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共建共享,尽量减少资源闲置浪费。要根据形势发展、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规章,使指导中心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社会联动机制。要加强与思政教育、法治宣传、纪念场馆、文化单位、劳动实践等社会教育基地联系,列出重要基地清单,提供给各地基层关工委、辅导站及学校、家长,以便更多地组织广大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市指导中心也可以组织一些参加培训学生的实践活动。三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市指导中心要与县(市、区)指导中心总站加强联系协调,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交流、学习观摩等活动,条件成熟时可召开全市指导中心工作交流会,为推动校外教育辅导站品牌建设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