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至6月1日,全省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培训班在宿迁市举行,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明朝出席会议并讲话。南通市关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姚瑶围绕办公室服务网上关工委建设,以《e空间里的诗和远方》为题,介绍我市工作经验与成效,省关工委领导高度评价了我市关工委办公室的系列创新举措。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建好建强,推动关工阵地e起来
“勤”学习、“微”调研、“深”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网上关工委建设。
思有方,建设到位。办公室积极贯彻落实省关工委关于加强网上关工委建设的精神,先后完成市关工委网站重建改版、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工作。2022年,在汲取我市文明办、无锡市关工委等部门经验的基础上,聚焦线上会议和直播功能,结合关工委自身实际,自行设计,联网组建市县两级网络直播会议平台。疫情严峻阶段,市关工委多次通过该平台召开会议,推进工作。去年12月,线上召开全市关工委校外教育指导中心第三次工作年会,各县(市、区)关工委进行了线上交流发言,实现预期效果。
行有章,制度到位。建章立制,避免工作“昙花一现”。办公室认真总结经验,先后起草《网上关工委工作方案》《网络直播会议平台工作方案》《信息工作“三审三校”制度》等多份文件,推动网上关工委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干有法,学习到位。一方面,服务老领导、老同志熟练掌握利用企业微信查阅批转公文等现代办公技能,帮助“五老”学网用网,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坚持先学先行先试,帮助多地县(市、区)关工委建立并熟练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用心用情帮助基层关工委解决线上工作难题。去年年底,办公室根据市关工委领导安排,线上组织全市关工委办公室第9期培训班,为全市关工委办公室人员提供网络会议、直播的培训与咨询服务。
二、“专注成就品质”,日雕月琢,焕发关工品牌e魅力
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是我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品牌,也是我市关工委工作的老品牌。如何运用现代化手段,推动老品牌焕发新的生命力,是办公室一直思考的问题。
网络投票增活力。自2009年起,我市关工委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每年在全市中小学生选树标兵,引导中小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学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2020年,办公室利用线上层层组织发动全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将网络投票引入三好标兵竞赛评选活动,利用“南通关工”微信公众号面向社会开展网络投票,每年的网络投票活动均吸引超数十万人参与,活动浏览量过百万,“南通关工”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用户数量增长至1.5万余人。
科学评比促公平。公平公正是品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办公室通过网络充分听取社会意见,在评委投票的基础上,将网络投票占比逐步提高至30%,确定全市十佳三好标兵结果,并通过网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评选方式得到各级举办单位的一致认可,有力提升评选可信度和社会认可度。
线上宣传扩影响。办公室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与《南通日报》当地主流媒体,定期宣传三好标兵优秀事迹,让全市青少年学有标兵、行有示范。每年联合市文明办、市教育局相关处室承办新时代好少年与三好标兵夏令营活动,在积极利用各部门线上媒体广泛宣传的同时,充分借助市委宣传部门力量,得到省文明网、“学习强国”江苏频道多次报道。
三、“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深挖细耕,释放关工工作e动能
在e空间里,不断拓宽、优化网上关工委阵地功能,持续保持其鲜活的生命力。
互联网+主题教育。紧抓起草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讲话稿等契机,积极向市关工委领导建言献策,切实推动网络在每年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深度运用。今年,办公室专门就如何开展有效主题教育网络宣教,进行了细致思考与谋划,提供的线上主题教育新思路新办法被市关工委领导采纳,成为全市关工委主题教育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崇川区关工委率先尝试网络宣教,组织“五老”报告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以街道为单位组织社区“五老”、中小学校师生收听收看,并将同步录制的视频制作成光盘,发放至辖区辅导站,有效提升宣教覆盖面。
互联网+辅导站建设。深度参与市县两级校外教育辅导站网络直播平台建设与辅导站网络直播工作方案制定,有力助推全市各级辅导站线上活动火热开展。海门、启东等地关工委暑期组织“五老”和在职教师、专业人士等志愿者录制教育视频,供基层辅导站线上教学,部分视频被遴选上线市关工委网络平台供随时线上点播。
互联网+调研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渠道覆盖广泛、方便快捷的优势,推动关工委调研工作更加深入有效。去年9月,办公室在服务、陪同市关工委领导实地调研各县(市、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渠道用一周时间从市县镇村四级辅导站中抽样210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据此撰写的调研报告在全省关工委调研文章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中关工委顾秀莲主任批示肯定,并在今年考察南通关工委工作时又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