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工情怀

不忘初心献余热 乐当红色宣讲员

——记如东县曹埠镇应泉村校外教育辅导员何永焕

来源: 沈卫华 发布时间:2025-06-05 字体:[ ]

在如东县曹埠镇应泉村有一位年逾80岁的老人,他退休前曾在农村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了40余年,退休后依然发挥余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奋斗了20多个春秋。他乐意担任村校外教育辅导员,多年来一直奔波于社区、企业和学校,宣讲国内外大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他就是曹埠镇成人教育中心学校原校长,市、县校外教育优秀辅导员何永焕。

早在2000年春,何永焕老师退休后被聘为校外教育辅导员,从此,他跨入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他与时俱进,勤奋学习,把青少年教育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越干越有劲头。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20多个寒暑中,他发挥余热,不辞辛劳地当好青少年校外教育辅导员。每逢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以及“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清明”“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节日,都是他开展宣传教育的大好时机。20多年间,他在社区、企业、学校累计讲课、作报告达200多场次,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在宣传教育工作中,他特别注重联系当地实际,宣讲红色历史。曹埠镇是革命老区,全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共产党员、第一个农民协会都在这里诞生。为了把这些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何永焕和当地老干部、老教师一道东奔西走,深入采访,先后编写了曹埠革命史料10多篇,小故事30多个,印成小册子下发。协助镇关工委组织宣讲队,多次在全镇范围进行巡回宣讲。在纪念建党90、100周年之际,集中宣传中共如东第一党支部的历史和如东第一个农民党员王范同志的事迹;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集中宣传抗日英雄何应泉、于惕安等英烈事迹;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之际,运用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所写的9首诗词,配合学校制作了PPT《诗说长征》,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何永焕从年初开始就着手查阅资料,编写教材,在宣讲改革开放40周年讲稿的基础上,编写了《风雨兼程70年,中华大地换新貌》讲稿,到中小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宣讲。在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他将大会精神编写成宣讲材料,到校外教育辅导站、学校、社区、工厂进行解读与宣传。他自费在家办起了“庭院课堂”,四年多来,近百名回乡度假的大中院校的学生,踊跃来到何老举办的庭院课堂参加活动。

如今何永焕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依然活跃在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中。他深情地说:“我已年逾八旬,自知来日不多。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不忘初心、发挥余光余热,为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毕生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