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一个农村娃挎着家长用手工缝制的粗布书包,每天上学放学,蹦蹦跳跳唱着《东方红》。最难忘、最高兴的那一天,就是我戴上了红领巾,成了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老师说红领巾是党旗的一角,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的。从那时起,红领巾在我心里,可不是系在脖子上的一角红布,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
从1951年刚满17岁到1996年60岁正式退休,我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43年。退休后,我受聘于镇关工委秘书长,又重新投入了钟爱一生的“孩子王”工作。参加主题教育宣讲小分队,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居宣讲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外教育辅导班,我为他们辅导学业释疑解惑,和他们一起跑步做操锻炼身体,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孩子们经过校外教育的锤炼,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由于在关工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2008年6月1日,县里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大会,我有幸受到表彰,一群少先队员们纷纷上台为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我们这班老头老太太又一次戴上红领巾,一个个“返老还童”,心中无比激动。
前不久,北凌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陈老师带领几名少先队员来到我家,开展寻访“年轻的红领巾”活动,要我讲讲几次戴上红领巾的难忘经历和成为劳模的感受。我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同学们非常感动。在分别时,他们为表达感谢之意和敬重之情,为我戴上了红领巾,让我激动心情油然而生。我将自己编写的《趣味学语文》读本作为回礼赠送给他们,勉励他们从书中汲取养分,健康成长。
至今,三次戴上红领巾的情景历历在目,成为我人生最难忘的回忆和精神上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