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市崇德少年法学苑成立10周年之际,6月25日,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联合召开全市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回顾建苑历程,交流工作情况,总结成效经验,研究发展之策,进一步擦亮这一南通关工品牌,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沈雷出席并讲话,市关工委主任曹能新主持会议,常务副主任程静作工作报告。
程静在报告中回顾了崇德法学苑诞生、成长与发展壮大历程。她说,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公检法司、教育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同参与下,崇德少年法学苑紧紧围绕办苑目标,不断开拓创新,持续总结探索,精心培植引领,在加强组织建设、开展宣传教育、融入“未保”“预减”、完善制度机制等方面作出了有益尝试,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果,被市委、市政府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样板在全市推广,多次得到省、市关工委和中央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她指出,要继往开来,努力推进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效,二是要进一步配合社会治理,三是要进一步优化组织机制。她强调,青少年法治教育任重而道远。全市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径,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开创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局面持续贡献关工力量(具体内容详见本期“领导讲话”)。
沈雷在讲话中指出,崇德少年法学苑是契合时代要求、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有效载体,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十年来,市关工委发动“五老”力量深化实践,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动部门紧密协作,法学苑从最初在崇川区城东街道的试点,逐步发展成为覆盖全市、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全国关工系统响亮品牌。他代表市委、市委政法委对大家多年来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上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慰问。他认为,崇德少年法学苑突出体现了“四个好”,即品牌好、成效好、机制好和基础好。就深化这项工作,他强调了三点意见:一是思想认识再提高,二是工作举措再务实,三是组织领导要加强。
会议结束前,曹能新就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三点意见:第一,要将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特别是沈雷书记的讲话要求,以及程静主任的工作部署,向党委分管领导作一次汇报,并通过会议、培训等途径传达到基层,推动各级关工委和“五老”强化责任担当、明确任务要求。第二,要对10年来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工作作一次“回头看”,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措施,把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组织实施,争取新的成效。第三,要注重制度机制建设,在载体方法创新、强化整体联动、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物质保障等方面,探索建立常态工作制度机制,确保崇德少年法学苑建设行稳致远、创新发展,为加强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更好地履行关工委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护佑青少年健康成长,持续贡献更多的关工力量。
会上,印发了《县(市、区)关工委崇德少年法学苑工作总结汇编》。崇川区关工委、通州区东社镇关工委及海安高新区海安街道丹凤社区“五老”代表吴兴宝作大会交流。会前,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崇川区城东街道崇德少年法学苑及郭里园小学“小白象”法治教育体验馆。
各县(市、区)关工委驻会主任、分管副主任、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各县(市、区)政法系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六大系统关工委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